EQUIS认证标准介绍首页国际认证 > EQUIS认证标准介绍

EQUIS认证标准介绍


EQUIS的认证标准
  EQUIS的认证框架包括11个标准。其中,最主要的两个标准是国际化和与商业世界的联系。“国际化程度”主要指的是教授和学生国籍的多元化,也指课程内容和教学的国际化。另一方面,“与企业界的联系”指的是很强的客户导向,与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大量接触,以及雇主对所聘毕业生素质的满意程度。其他标准还包括学院在本国的地位、使命、战略、师资、学生、硬件设施等。进一步的关键点是学院各个项目的质量、研发能力、对社区的贡献、个人发展和对高层管理人员的教育等。


EQUIS的特点
   EQUIS不宣扬标准化,它崇尚项目形式的多样性、学院的多样性。EQUIS提倡相互学习,互相借鉴优秀的实践经验和相互认可。EUQIS对院校整体进行评估认证。它不仅对学位项目,而且对院校所有活动、所有部门进行评估,包括科研、远程教育、高层管理人员教育等。但是,相应学院必须主要致力于管理学教育。EQUIS寻求高质量的教学和与团体机构互动交流带来的专业性的平衡。与商界的交流平台就是尽可能挖掘研究潜能。EQUIS非常重视高效率教学环境的建设,高效率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管理和创业能力,增强他们的全球责任感。同时,它寻求全方位的创新,包括项目设计和教学法的创新。我国知名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仅有EQUIS一项。
   作为一个国际权威机构,EQUIS是从整体来评价认证对象,认证过程非常严谨。就MBA项目认证来说,EQUIS认证时,除要求高等管理教育机构提供证明其在本国内拥有高水平的教学标准的有力证据以外,还要求该机构课程必须高度国际化,学生必须具备全球使命感;除要求机构制订完备的学习计划以外,还要推动商业研究工作;此外,EQUIS认为高等管理教管机构与工商业界之间应密切联系,保持专业理论知识和商业实践之间的平衡。


国内获得EQUIS认证的学校有
   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上海交大中欧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院。


AACSB认证标准详述

(一)战略管理标准(Strategic Management Standards)
1. 使命表述(Mission Statement):学院制定、公布发展使命。用以指导制定决策。发展使命应综合董事会成员的各种观点。学院应定期讨论和修改发展使命。
2. 智力贡献(Intellectual Contributions):学院使命关注在管理理论、管理实践和管理教学等领域做出智力贡献。学院的整体智力贡献应与学院的使命以及所开展的教育项目相一致。
3. 学生使命(Students Mission):使命或相关文件中应详细阐述学院计划培养的学生人数和类型。
4. 持续改进目标(Continuous Improvement Objectives):学院具体阐释表明不断改进教育质量的决心和措施。
5. 财务战略(Financial Strategies):学院的财政政策允许提供适宜、充足的资源来实现学院的使命和各项行动措施。
(二) 参与者标准(Participants Standards)
1. 招生(Students Admission):学院的学位教育招生政策是清晰的、并符合学院发展使命要求。
2. 学生留级制度(Students Retention):学院拥有学术标准和留级措施, 以培养出高质量的毕业生。学术标准和留级措施与学院使命相一致。
3. 充足的教学辅助人员(Staff Sufficiency-Student Support):学院保持充足的教学辅助人员为学生提供稳定、高质的支持活动。这些活动反映学院的使命以及项目和学生的特色。
4. 充足的教师(Faculty Sufficiency):学院保持充足的教师力量确保已开展的教育项目拥有供稳定的、不断提高的教育质量。教师构成和配置能契合学院使命。所有教育项目、专业的学生都有机会接受优秀教师的指导。
5. 教师资质(Faculty Qualifications):教师要拥有并保持较高知识水平和前沿技术以实现学院的使命。学院有明确的流程和办法来评价教师个人的贡献。
6. 师资管理与支持(Faculty Management and Support):学院具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沟通渠道来管理、支持教师把自己的职业生涯与学院的发展使命联系在一起。其中包括:
 • 确定教学任务、知识水平期望值和工作量;
 • 提供人员、设备来支持教师从事学院所期望的活动;
 • 帮助教师定位职业发展方向,提供指导和帮助;
 • 有正式、定期的工作检查、评价、晋升和奖励程序;
 • 有保持现有教师资源的整体计划。
7. 全体教职员工的教育责任(Aggregate Faculty and Staff Educational Responsibility):学院的全体人员,包括教师团体、教师个人、管理人员、普通职员都应该共同承担以下责任:
 • 确保足够的时间让所有的教师和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 确保在学习过程中有充足的师生联系和接触;
 • 设定较高的学术成就目标,并领导教师实现目标;
 • 评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成绩;
 • 不断地改善各类教学项目;
 • 教学创新。
8. 教师个人的教育责任(Individual Faculty Educational Responsibility):
 • 诚信面对学生和同事;
 • 不断发展、充实自己的知识,掌握所教学科的前沿动态;
 • 在教学过程中要活跃课堂气氛,增加互动;
 • 鼓励学员相互合作;
 • 确保对学生表现的经常、及时的反馈。
9. 学生个人的责任(Student Educational Responsibility):
 • 诚实面对教师和其他学生;
 • 投入精力和热情进行学习;
 • 勇于接受学习中各种困难和挑战;
 • 在学习上帮助其他同学;
 • 达到教师设定的标准。
(三) 教学保证标准(Assurance of Learning Standards)
1. 课程管理(Management of Curricula):学院运用健全的规章、系统的方法来发展、监控、评估和修订教育项目课程的内容和设置,并评定课程对学习目标的影响。课程管理汲取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包括教师、职员、管理层、学生、其他院系的教师、毕业校友和用人单位等。AACSB要求运用系统方法进行课程管理,而不规定任何详细、具体的课程。但是,AACSB要求本科学位培养方案中包括以下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经验:
 • 沟通能力。
 • 道德领悟和思考能力。
 • 分析能力。
 • 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 对多元文化共存和差异的理解。
 • 深度思考的技能。
通常,AACSB要求本科和硕士教育项目包括以下专门管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经验:
 • 在团体和社会中的道德、法律责任。
 • 金融理论、金融市场、金融分析和报告。
 • 通过整合产品、服务、信息的整合和分销创造新价值。
 • 团体和个人在组织中的动态变化。
 • 用以支持组织决策过程的统计数据分析和管理科学方法。?
 • IT对经济的影响、IT对组织的影响,以及IT对具体管理实践的影响。
 • 组织所面对的国内和全球经济环境。
 • 学院认定的其他专门管理知识和能力。
2. 本科生培养目标(Undergraduate Learning Goals):基于学校不同的发展使命和文化氛围,在毕业生的培养方案中,学院需明确规定学生必须达到的学习目标,明确需要掌握的一般性通识、管理类通识以及学科专业内容。
3. 本科教育水平(Undergraduate Educational Level):本科培养方案必须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覆盖广泛的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量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以保证达到学习目标。
4. 一般硕士学位(例如MBA)培养目标(Master Level General Management Learning Goals):管理硕士项目要以学士项目中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硕士阶段更注重交叉学科的学习和综合知识的运用。硕士培养方案中知识和能力的拓展包括:
 • 在组织环境中的领导能力;
 • 通过对相关学科的概念性了解,将知识应用于全新或陌生环境的能力;
 • 以灵活和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不可预测的条件下处理事情的能力;
 • 用全球视角看待、理解管理领域问题的能力。
  根据学院的使命和文化环境,在综合管理类硕士的培养方案中,必须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5. 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目标(Specialized Master Degree Learning Goals)。参加硕士项目要以学士项目中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在更高水平上学习知识和技能。专业硕士学位学生要达到的知识水平如下:
 • 通过对本专业知识的概念性了解,将知识应用于全新或陌生环境的能力。
 • 灵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 在专业领域分析、质疑学术观点的能力。
 • 用全球视角看待、理解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
  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方案应阐明学生在相关领域应掌握的理论、模型和工具。学生能够应用专业知识、模型和工具解决具体的商业和管理问题。
  根据学院的发展使命和文化环境,在各个专业管理类硕士的培养方案中,必须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要具备知识和技能水平。
6. 硕士教育水平(Master’s Educational Level):硕士项目的培养方案必须提供充足的时间、覆盖面广泛的学科内容、学生的学习量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以此保证达到学习目标。
7. 博士培养目标(Doctoral Learning Goals):博士培养方案引导学生在专业性较强的学术领域进行科研活动。博士学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具备在专业学术范围内利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研究的能力。通常,博士学位培养方案包括:
 • 在专业领域掌握前沿知识。
 • 培养更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能力。
 • 关注专业领域在管理和组织环境中的应用。
 • 在高校承担教学任务的准备(针对于希望进入教育领域的学生)。
 • 学生撰写学位论文或其他论文,体现学生个人专业领域的综合素质以及对专业领域的创新贡献。
 • 其他。

国内已成为AACSB会员,正在积极开展认证活动的学校:
 1. 北京大学            2. 中国科技大学           3. 大连理工大学
 4. 南开大学            5. 中山大学             6. 上海交通大学
 7. 长江商学院           8. 浙江大学             9. 岭南大学
 10. 同济大学           11. 西安朝华管理教育学院       1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3. 厦门大学           1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5. 人民大学
 16.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17.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研究院      18.北京交通大学
 19. 华南理工大学         20. 汕头大学             21. 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