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创业管理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Management

 

 

一、研究中心的宗旨、定位和主要研究领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与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依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硕士点——技术经济及管理,主要从事创新管理、创业管理和项目管理等领域内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创新与创业管理研究中心拥有一支高效、精干、勇于开拓的师资队伍,目前,中心拥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

1、宗旨
  中心旨在建设一个开放的、在本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研究平台。中心将致力于开放型经济背景下创新与创业管理前沿问题的研究、重大决策咨询服务和专业人才培养,努力为政府政策制定、企业决策行为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借鉴。

2、定位
  中心紧密围绕创新与创业领域的学科前沿问题和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展开相应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提高我校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加强校内外学术合作和交流,努力提高我校在该领域的影响力,为我校学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与此同时,中心还将紧密结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国际商学院的办学特色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开拓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努力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3、主要研究领域
(1)创新管理(Innovation Management)。包括全球化视角下的创新网络、创新战略、创新模式、创新能力、创新转移与扩散等。
(2)创业管理(Entrepreneurship Management)。包括新创企业的运行及成长管理、资本市场与创业关系、创业生态网络与创业评估等。
(3)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包括项目评价、项目的计划与控制、项目风险管理以及项目融资等。

二、运作机制

  中心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中心实行学术委员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
  本中心的经费来源主要渠道有:学校和学院资助、中心研究人员申请的国家和省部级课题、企业横向合作项目开发的资金支持与社会捐赠等。
  本中心研究人员不设编制,一律实行聘任制。中心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积极吸纳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此外,中心还致力于建设符合本学科发展的数据库。目前,中心在建的数据库有:企业技术成就指数、企业技术能力指数和企业成长指数数据库。

三、组织结构

1、中心学术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主任:范黎波
  学术委员会成员:范黎波、王玉荣、尹建华

2、中心组织机构
  中心主任:王玉荣
  中心副主任:尹建华、邢小强

3、中心顾问
  雷家骕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 耘 北京市社科院管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许江萍 国务院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产业研究所所长

4、中心主要研究人员
  范黎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教 授、博士生导师
  王玉荣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教 授、博士生导师
  王永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教 授、博士生导师
  尹建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教 授、博士生导师
  吴剑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教 授、博士生导师
  刘春英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邢小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杨震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许晓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讲 师、硕士生导师
  周 末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讲 师、硕士生导师

四、研究中心的主要贡献

  中心研究人员在科研上积极探索,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先后参与和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出版专著、编著1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中心主持的主要课题有: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172106),中国跨国公司海外R&D机构逆向技术溢出理论与实证研究。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602021),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模块化制造网络构建与动态演进研究。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103035),采用企业数据研究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出口倾向与中国对外贸易平衡。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0802013),实物期权视角下新技术商业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学习与投资决策研究。
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GL019),我国战略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路径研究。
6、教育部“十五”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1JA630065),创新理论与企业创新体系建设。
7、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05JC530067),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价值网络竞争优势研究。
8、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NCET-12-0830),“走出去”战略下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研究。
9、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0YJA630189),攀升全球价值链的模块化制造网络价值创新与知识流动机制研究。
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90235),不确定技术变革条件下的产业追赶机制研究:以中国(后发国家)的家电和汽车制造业为例。

五、学术活动

  中心成立以来,不断跟踪学科前沿,有计划地邀请兄弟院校的有关专家、学者来中心讲座;定期举办学术沙龙和学术研讨会,提高了中心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热情。与此同时,积极参加本领域的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不仅宣传了我校技术经济学科,而且对于我校技术经济学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