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8日,国际商学院海外特聘教授麻省理工学院(MIT)张娟娟教授来我院开展学术讲座及交流活动,在宁远楼426做了题为“Knowledge Acquisition is a Moral Duty”的学术演讲, 并就营销和管理顶级期刊发表分享了宝贵经验。本次学术讲座由营销系教授、全球营销研究中心副主任、“全球化、数字化和移动社交背景下品牌与消费者行为”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郭晓凌主持,营销学系张磊楠副教授、方大陆博士,管理学系邵婧副教授、杨柳教授、何文龙副教授,会计学系胡聪慧副教授等教师及部分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讲座。 张娟娟教授带来了她与我院营销学系龚诗阳副教授等合作的最新研究—“道德责任感对知识获取的影响”。研究议题来自这样一个问题:当AI等技术能帮助人类识别、记忆、分析、判断时,人类为何还要学习?学习是否成为一种道德责任,而非生存所需?就这一宏大而富有哲理的问题,张教授带领团队开展了三年的田野实地研究。团队在中国辽宁省选择了十所小学的学生进行实验(其中五所学校为控制组),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弟子规》教学。他们设计了适合小学生回答的问题,排除了一系列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验证了道德感对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各科学习成绩的提升作用。整个研究设计布局巧妙,考虑了诸多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向大家详细地展示了田野实验过程,为参加讲座的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与张娟娟教授就田野实验内容开展了积极的讨论,张娟娟教授热情地回答了每一个问题,并介绍了实验结果可以进一步开展的研究,比如对结果进行更长时间的追踪,以发现《弟子规》对于学习成绩的提升具有长期延续性。同时,张教授还分享了如何定位这篇论文,在投递期刊上需要考虑些什么因素。 之后,张娟娟教授结合她在各类国际期刊的编委经验和个人的科研历程,与大家分享在顶级期刊发表文章的心得,以及对营销科学发展前景的展望。张教授认为做文章要有出彩的地方,要有简单清晰的理论,或选择与时俱进的话题或数据质量好,定位好很关键,行文要严谨不能有明显错误,必须投入时间和努力来保证论文质量。 此次讲座和分享,显示出张娟娟教授的社会关切、卓越学识和人格魅力,整个过程活泼生动,精彩迭出,既是一场学术之旅,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附:张娟娟博士,麻省理工学院(MIT)John D.C. Little讲席教授、市场营销系教授。她拥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管理学博士和清华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张娟娟教授目前或曾经担任国际A类期刊Management Science的部门主编(Department Editor),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国际A类期刊)、Marketing Science(国际A类期刊)和Quantitative Marketing and Economics的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以及Journal of Marketing(国际A类期刊)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的编委(Editorial Review Board)。此外,张娟娟教授还曾任美国INFORMS营销科学学会的副主席。 张娟娟教授主攻社会动态与营销战略的定量研究。她的研究涵盖了消费品、社会化媒体、医疗健康、公共政策等诸多领域。张娟娟教授是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方面的专家,同时也熟悉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方法。文发表于Management Science、Marketing Science、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等国际A类营销管理及经济类学术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