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学院博士生联合学术论坛圆满召开
发布时间:2025-05-19 发布人:fyy 点击数:329
  

2025年5月16日下午,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共同主办的“贸大卓越系列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求真楼319会议室圆满落幕。本次论坛聚焦于博士研究生的学术创新与交流互鉴,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题,通过论文报告、专家点评、经验分享等环节,为同学们提供了思想碰撞与成果交流的平台,彰显了两院在博士研究生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与创新实践。

开幕致辞:共筑学术交流新平台 

论坛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祝继高教授主持。他首先介绍了本次联合学术论坛举办的背景与意义,指出这是学院在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方面的创新举措,强调通过高水平院校博士生之间的成果交流,一定能够拓宽研究视野与提升学术的创新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邢小强教授代表学院致辞。邢院长对与会专家与全体同学表示热烈欢迎,指出学术交流是激发创新灵感的核心驱动力,本次论坛旨在通过“跨校互鉴”推动博士生从“知识吸收”向“知识创造”跃迁。未来学院会持续打造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为同学们提供更多与高水平院校优秀学子与顶尖学者对话的机会。他特别感谢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的支持,期待进一步加强两院在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王正位教授致辞。他介绍了五道口金融学院博士项目的特色培养模式,强调“学术研究与实践需求相结合”的培养理念,鼓励博士生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在金融监管、宏观经济等领域深耕。他特别提到,两院通过举办联合学术论坛,不仅可以促进两校博士生的共同成长,同时也是学术资源的互补和交流,期待未来两院在联合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开展持续性的合作。

 

论文报告与专家点评:聚焦前沿学术议题

本次联合学术论坛共有两校3名博士生和1名博士后进行学术论文报告,展现出扎实的研究能力,四位中青年学者对论文进行了点评,双方围绕金融与财会领域的前沿学术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博士生李思扬以《State-Controlled Mutual Funds》为题,揭示国有基金在“中国制造2025”政策下的投资逻辑,发现其短期业绩承压但长期收益回升的特征。在点评环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王丹副教授列出该论文内容与方法方面的优点,同时建议研究需区分基金公司战略与经理个体动机,同时验证指数基金排除效应,以提升结论的精准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生孙依愿分享了论文《双重股权结构、日落条款与现金持有》,发现双重股权结构企业的现金持有偏好及日落条款的强化效应。在点评环节,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周臻副教授肯定了该论文的创新之处,建议进一步厘清双重股权结构对现金持有的影响机制,补充现金持有与公司绩效的关联分析,明确研究对公司治理理论的贡献维度。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博士后程军国报告了论文《信息助推与金融消费者保护》,实证分析了央行明示贷款年化利率政策的效果,发现其显著降低借贷金额并提升还款率。在点评环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钟凯副教授从多个角度对论文进行评价,建议厘清“信息助推”与“信息诱导”的概念边界,并加强样本代表性分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生王璇汇报了论文《政府会计监督对会计师事务所的随机检查存在溢出效应吗?——基于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的证据》,发现政府会计监督对会计师事务所的随机检查能提升客户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在点评环节,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刘悦副教授指出论文具备的发表潜力,同时建议排除会计准则变更等干扰因素,建立抽查预测概率模型。

 

     在本次联合学术论坛的讨论环节,参会同学积极地与展示学术报告的同学展开互动交流,现场气氛异常热烈。同学们围绕报告中的关键问题、研究方法以及结论展开了深入探讨,提出的见解与疑问涵盖了理论深度、实际应用、数据解读等多个维度,充分体现了大家对学术研究的热情与专注。展示报告的同学们也积极回应,就自己的研究心得和思考与大家进行了分享,双方在思想的碰撞中不断拓宽视野,加深对金融与财会领域前沿问题的理解,进一步深化了学术交流的成效与意义。

 
 
 

博士培养经验分享:助力学术成长

在培养经验交流环节,两院教师围绕博士研究生“学术能力提升”与“职业发展路径”进行分享。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博士项目学术主任周臻副教授系统介绍了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实践导向+质量优先”的培养体系,包括宏观经济与金融监管融合的课程设置、“论文质量提升计划”的全流程质控机制,以及国际会议参与、海外访学等支持政策。他特别提到,学院通过严格的外审与答辩机制确保学术产出质量,毕业生中30%进入学术领域,其余就职于央行、国际组织等机构,体现了“学术与职业发展并重”的培养成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青年教师代表刘春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21届博士毕业生)以“孤独与专注”为核心,分享学术成长感悟。她建议博士生选题需兼顾学术价值与个人兴趣,善用导师与同行资源。她强调:“学术研究是孤独的,但专注能让迷茫变得有方向,学会与孤独共处,才能在学术之路上走得更远。”

 

总结与展望:推动学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岩在论坛总结中高度评价本次活动“高起点谋划、高质量呈现”的特点,指出跨校交流为博士生提供了“看见差距、激发动力”的平台,对提升博士培养质量具有示范意义。他强调,未来需进一步深化校际合作,将论坛打造成“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鼓励学生以解决中国问题为导向,产出更多兼具理论创新与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

 

本次论坛搭建起跨院校博士研究生学术交流的新平台,未来,“贸大卓越系列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将持续聚焦学术前沿,助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高水平研究人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