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科技未来,促进文明互鉴——“融创未来”科普沙龙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10-24 发布人:fyy 点击数:404
  

2025年10月23日下午,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和北京朝阳国际科技创新服务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中外青年科技文化交流活动——“融创未来”科普沙龙在北京市朝阳区东湖国际中心成功举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杨震宁教授带领国际商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为中外青年搭建一个开放、包容的对话平台,通过深度交流与思想碰撞,共同探索科技前沿,促进跨文化理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活动在与会嘉宾和中外青年代表参观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中拉开帷幕,前沿的科技应用场景与国际化氛围点燃了现场交流的热情。

 

开幕仪式上,北京朝阳国际科技创新服务有限公司芦晓鹏先生在致辞中对中外青年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的职能,并特别提到了支持青年科技人才的“青年托举”计划。他鼓励青年们勇于突破界限,拥抱思想碰撞,并生动地以乒乓球拍的直拍与横拍为例,阐述了中西方不同思维方式与创新路径的互补价值,寄语青年“人生不设限,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杨震宁教授在致辞中重点介绍了学院在“国际化引领、数智化驱动、产教研协同、服务化支撑”理念方面的理念与实践。他表示,期待与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深化合作,共同搭建学生实习、课题研究、案例开发等平台,推动中外青年合作交流新机制的建立。

 

在主题分享环节,多位专家学者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内容。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王鹏副研究员以“未来产业”为核心,系统阐述了其定义、特征与发展路径。他提出,未来产业具有“周期长、潜力大、投资多、风险高”的特点,并结合新能源汽车等正面案例与光刻机发展的历史教训,强调了自主创新与战略耐心的至关重要性。他还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分享了关于平衡个人兴趣与工作、单打独斗与团队协作、追踪热点与基础研究的心得体会。世界绿色设计组织的代表则系统阐释了绿色设计的概念。她指出,绿色设计是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考虑的创造性活动,并致力于引领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她详细介绍了该组织在推动国际标准制定、举办系列国际论坛、设立奖项以及促进绿色技术转化与绿色金融支持等方面的工作,并热情邀请青年们加入志愿者和实习计划,共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解焱副研究员则分享了一项宏大的国际科学计划——构建“生态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她以严峻的全球生态危机数据为引,强调了单一学科已无法应对当前挑战,必须推动全球所有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所有学科进行大规模协作。她呼吁在场的各国青年成为该计划的“大使”,将这一理念和实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活动的高潮是别开生面的“点亮科学之心,照亮人类未来”主题仪式环节。在主持人的引导下,来自中国、阿富汗、意大利、西班牙、摩洛哥等全球十余个国家的青年代表,将写有自己姓名、国家和学校的叶片贴附于“科学之树”上,象征着各国青年力量的汇聚。随后,大家共同点亮手中的星光灯,齐声许下承诺,星光与誓言交融,彰显了全球青年携手用科学守护地球家园的共同决心。

 

仪式结束后,活动进入轻松而愉悦的交流环节。中外青年们品鉴中国茶点,体验书法艺术,在笔墨韵味间深化友谊。与此同时,活动还设置了“国际组织职业规划”就业咨询角。相关负责人为有志于在国际组织发展的青年学子提供了一对一的职业咨询与规划指导,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指明了方向。本次沙龙在热烈而融洽的气氛中圆满落幕,为中外青年未来的科技合作与文化互鉴播下了友谊与希望的种子。

 

 

 
关闭